先农坛北门
先农坛导览图
红色区域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
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永定门大街西侧的先农坛内,展馆为 拜殿太岁殿以及 西配殿。为1988年在文博界专家的积极呼吁和鼎力相助下成立 博物馆 ,1991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,隶属于北京 市文物 局。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是我第一座以收藏 研究 和展示反映古代建筑历史 建筑艺术 建筑技术 的专题性博物馆 。
太岁殿是先农坛内最大的单体建筑,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,又叫太岁坛。明嘉靖以前,太岁风云雷雨山岳海渎等神灵都在此供奉,此后则专门用祭祀太岁及十二月将等自然神祇。明清时期。每年冬至或翌年立春及遇到水旱灾害时,都要在此进行祭祀太岁的活动。
太岁殿
拜殿
焚帛炉
神厨落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,是祭祀先农坛内诸神准备牺牲祭品及存放先农神牌位的地方。
神厨落
宰牲亭落是祭祀先农坛内诸神时宰杀牺牲的地方。室内明间正心有一洗牲池,池上下都有排水口,宰牲过程生的血等物可流入其。宰牲亭的屋顶形式为 重檐悬山顶,这种形式在内现存的明代官式建筑是罕见的,被誉为明代官式建筑的孤例。
宰牲亭
具服殿观耕台和皇帝的一亩三分地位于太岁殿南侧。观耕台是皇帝观看大臣行耕耤礼的观礼台,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,砖石结构,台高1.6米,台面19米见方,须弥座以黄绿琉璃砖砌筑,装饰精美。台南是皇帝亲耕耤田,即一亩三分地。台北大殿为具服殿,是皇帝亲耕之前的更衣之所。
具服殿
观耕台
先农坛台位于开放的古坛区内,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。坛台座北朝南,建筑面积300方米,四面各建有八层台阶。明清时期,仲春时节皇帝亲临或遣官此拜祭先农。
先农坛台
天神地祇坛是明嘉靖时期根据典章制度改革的需要,于先农坛内坛南门外增建,用以供奉风云雷雨山岳海渎等神灵,以祈求风调雨顺,保佑农业的丰收,成为古代重农尊祖思想的体现。天神地祇坛形制现已无存,目前尚有保存完好的地祇坛石龛座移入博物馆内,以绿色植物示意地祇坛原有形制。
地 祇坛
神仓位于太岁殿,原为明代旗纛庙,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改建为神仓。明清时期,皇帝亲耕的耤田收获下的粮食就储存在这里,作为祭品用于京城皇家坛庙的祭祀。为了使这些粮食免遭虫害,防止发霉,在建筑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如建筑上使用雄黄玉三硫华砷彩画,颜料有巨毒,可以驱虫;为了便于通风换气,防止谷物发霉,在仓房上都开有气窗。
神仓
庆成宫始建于明天顺三年1459,当时叫做斋宫,是皇帝祭祀亲耕前斋戒的地方。但是从建成后基本没有使用过。乾隆二十年1755年,改称为庆成宫,成为皇帝行耕耤礼后,休息和犒劳随从百官茶果的地方。
庆成宫
还可以读
袁枚的养生方
吴冠等待
穿越千年之美!各个时期的玉器纹饰
版权声明
本篇文章图文内容源于网络,文图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,为传播而发,如有侵权,请联系后台,会第一时间删除。
如果今天的分享让你有所收获
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号
并推荐给身边爱读书的朋友
让我们一起用阅读
汇聚碎片时间
点亮品质生活
上一篇:【历史】汉中市博物馆汉风汉韵源远流长 下一篇:【假期】连云港